2025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华南赛区)在暨南大学圆满收官

来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发布时间:2025-04-17

 


4月12日,2025年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华南赛区)在暨南大学校友楼举行。本次学术联赛由Light: Science & Applications、iCANX Association(国际科学家联合会)、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光日”组织委员会主办,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工学院)承办,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和哈工大(深圳)集成电路学院协办。来自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深圳大学等高校的70余名师生参加此次比赛。


比赛现场


  开幕式由组委会秘书长、暨南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郭团主持。开幕式上,暨南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理工学院)院长关柏鸥发表致辞。他对参赛选手提出三点期待,以创新为刃:敢于挑战光学前沿问题,在报告中展现原创性思考,以应用为锚:关注国家重大需求,让前沿探索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以对话为桥:珍惜与资深专家学者的交流机会,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关柏鸥鼓励同学们珍惜学术交流机会,以本次赛事为起点,做“追光者”,更做“造光者”,用智慧与激情点亮中国光学的璀璨未来。


关柏鸥致辞


郭团主持


  本次赛事汇聚了来自广州、深圳等多所高校的17名光学和光学工程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涵盖超快激光加工、超分辨成像、智能光传感、量子信息、光场调控、微纳光学等众多前沿领域。


参赛选手汇报


 本次全国光学与光学工程博士生学术联赛华南赛区的赛事评审委员会成员包括中山大学余思远教授、华南理工大学周时凤教授、华南师范大学周桂耀教授、暨南大学卢惠辉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徐毅教授、深圳大学廖常锐教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校区)胡竞天教授。


评审专家点评


  评审老师对参赛选手进行了专业提问,并从报告的创新性、完整性、应用前景和表现力四个方面对选手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审。余思远教授建议汇报人应既避免过度专业化的表述导致理解壁垒,亦不可弱化学术内涵的呈现,汇报内容应少而精,聚焦问题和主线,传递关键信息,讲透科学道理。关柏鸥教授首先肯定了选手们的研究和报告水平,指导选手们注意汇报内容应精讲个人贡献和工作亮点,报告应呼应研究背景和研究目标中提到的问题,希望华南赛区的选手继续努力,在全国赛上取得好成绩。


余思远、关柏鸥对整场比赛进行点评


  博士生联赛经过5个小时的激烈比拼,共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及优秀奖7名,其中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10名获奖者将代表华南赛区参加全国积分联赛,期待各位选手的精彩表现。


颁奖照片


获奖名单






文/图:谢洪桂

校对:任春蕊

初审:薛枫

复审:孙玉环

终审发布:黄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