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理工大学Prof. Siu-Seong Law访问暨南大学

来源:理工学院 发布时间:2012-05-22

应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余岭教授邀请,香港理工大学Prof. Siu-Seong Law201254日至2012518日访问了暨南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和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执行国家外专局2012年暨南大学聘请外国文教专家重点项目桥梁移动车载与结构健康监测之关联研究。暨南大学理工学院马宏伟院长、力学与土木工程系王璠主任等会见了香港专家,对他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并就暨南大学理工学院、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公共安全研究中心、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结构故障诊断广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与香港理工大学学术交流与合作、教师交流互访、研究生联合培养、学术和研究资源共享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和沟通。

理工学院院长马宏伟教授等院系领导与Prof. S S Law进行交流

Prof. Law桥梁移动荷载结构健康监测两个领域国际知名学者,更是这两个领域最主要的领军学者之一。他早年从香港大学获得土木工程专业学士和硕士学位,并从英国布里斯托大学获得土木工程专业博士学位。1979年加入香港理工学院工作至今,现在是香港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的全职教授。他的学术论著包括210余篇学术论文(其中136篇为SCI期刊论文)和3本专著,他的SCI期刊论文的H-index20,被他人引用的次数已超过1000次,平均单篇被引次数达9.42。他7次获得香港RGC项目(其中4次连续资助),3次获得港府博士后研究计划资助,多次获得竞争性外部资助项目等,与国内外高校、科研及政府部门,特别是与华南地区的交通主管部门项目合作密切,是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著名高校的客座或讲座教授。

在暨南大学半个月的学术访问期间,Prof. Law在理工学院和力学与土木工程系分别以“Substructural Approach in the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a Selected Part of a Structure”“Distributed / Decentralized Computing with CPU or GPU in the Condition Assessment of a Structure”为题,进行了多场专题学术演讲,理工学院马宏伟院长以及余岭教授分别主持了学术报告会。专家讲学的主要内容包括:(1)大跨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方法、系统及其评估;(2大型桥梁结构监测传感系统及其优化布置;(3)移动车载/地震作用下的桥梁结构状态评估子结构分析方法;(4)基于CPUGPU的分布式/非集中结构状态评估计算技术及其发展;(5)考虑移动车载的结构健康监测方法与系统;(6)基于振动多目标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及其评估;(7)基于损伤敏感因子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实现等。专家讲学内容丰富,观点独到,学术前沿,既开拓了视野,又加强了交流,广大师生受益匪浅。学术报告场场精彩,受到我校及闻讯赶来我校参加报告会的华南理工大学等兄弟院校广大师生的热捧。

Prof. Law 在理工学院和力学与土木工程系作学术报告

    Prof. Law在暨南大学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工程结构故障诊断重点实验室合作进行桥梁移动车载与结构健康监测之关联研究的实验,对余岭教授课题组正在进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移动重车作用下桥梁性能劣化及其损伤精细识别(5097812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创绿电动汽车车身轻量化关键技术及其应用研究(21611512以及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桥梁双向移动车载的精细识别(10151063201000022等进行了现场试验指导。此外,在余岭教授课题组还分别以结构健康监测最新进展结构健康监测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机会桥梁移动车载识别最新进展为题举行多场研讨会,这种面对面的近距离学术研讨和指导对活跃学术气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学术交流和启迪创新思维具有实质性帮助,广大师生欢迎这种高水平短期专家的学术访问和有针对性的技术指导。

Prof. Law “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现场试验指导

访问期间,在有关人员的陪同下,Prof. Law还应邀与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及广州大学的同行专家教授进行了学术交流和探讨,并在中山大学和广州大学进行了学术演讲;参观了减震控制与结构安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地震工程与应用技术广东省重点实验室、隔震减震控制与抗震广东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广州大学路桥检测中心,并与相关地震专家、安评工程师和结构工程师一起探讨如何利用既有地震监测系统进行结构健康监测问题。

Prof. Law 正在指导余岭教授课题组的研究生

Prof. Law访问暨南大学公共安全研究中心和重大工程灾害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加强了粤港的认识和了解,较好完成了本次学术访问的工作计划,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受到我校甚至广州地区师生和工程科技人员的广泛欢迎。

 

(力学与土木工程系 供稿)